球友会-千亿球友会·(中国)官方网站缘水而兴、因水而强,办学92年来,始终以黄河治理与保护为己任,形成了“黄河为魂、水利为根、工程为基、育人为本”的办学特色,被誉为黄河流域水利人才的“黄埔军校”和“黄河技干摇篮”。学校培养出一批批具有博大爱心、吃苦精神、强壮体魄、精湛技艺、创新意识“五味俱全”的黄河水院人,他们始终扎根治黄一线、献身治黄事业;他们冲锋陷阵,留下了宝贵数据资料和精神财富,成为母校的骄傲!今天,我们的主人公叫田双印,他用永不言退的“搏浪”历程在治黄实践中展现担当作为。
一入“龙门” 无悔坚守 二十载搏浪冲锋
此“龙门”非彼龙门,它是号称黄河“悬崖上的哨所”的龙门水文站。龙门水文站是国家重要水文站,地理位置偏僻,钢索吊箱是进出水文站的唯一方式,一旦天气恶劣或者出现故障,就是一座孤岛。龙门水文站的报汛线路时常受河对面炸山粉石的影响发生中断,为保证水情信息正常传递,田双印常常骑着站上仅有的自行车,穿行在运大煤车来往穿梭、飞沙走石的山间公路上,到4公里外的下禹口邮电所发报水情。如此艰苦的环境,田双印一干就是二十余年。
2012年9月3日,黄河干流潼关水文站发生流量5520立方米每秒的黄河第四号洪水,并形成罕见的涟子水。正在测验的船只在洪水中出现严重倾斜,操作稍有不慎,就会发生船翻人亡的重大事故。危机关头,田双印果断处置,成功闯过涟子水,艰难地完成了洪峰测验,取得了宝贵的洪水测验资料。在当年主汛期在大流量持续的洪水测验中,他本人在三个月的洪水测验中,未离开测验阵地一天。
2017年7月27日,龙门水文站发生黄河第一号洪水,身为站长的田双印靠前指挥,带领全站职工与时间赛跑,历时17小时,实测最大洪峰流量6010立方米每秒,圆满完成测报任务。
刻苦钻研 坚守使命 无需扬鞭自奋蹄
2003至2014年,田双印连续多年参与三门峡库区片“黄河调水调沙实验研究”“黄河小北干流放淤”“三门峡水库318米控制水位运行”“黄河水量调度监测”“潼关水文站利用并优化桃汛洪水过程冲刷降低潼关高程试验”等大型水文原型要素的观测任务。龙门水文站作为黄河调水调沙和小北干流放淤试验的主战场,需要提供精确的水沙数据,试验期间工作量是平常的5-6倍。田双印与同事不怕疲劳、连续作战,克服高温酷暑、蚊叮虫咬,不分昼夜,坚持24段制水沙测报,在放淤期间共完成83次流量测验,596次单沙测验,12次输沙率测验,5000余份的水沙情拍报,无一差错地完成了重任,圆满完成了所有的测验任务。
经过多年的锻炼和磨练,田双印积累了丰富的工作经验。作为测站业务主管,积极组织职工进行培训、辅导职工业务技能,并要求他们积极参与各级部门组织的业务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竞赛,取得了较好的收益。为了把一技之长传授于他人,他先后接收多人为徒弟向他们传授技艺,使他们掌握了水文测、报、整工作的操作技术和方法,具备了独立完成测报整理工作的能力。
作为技术骨干的田双印,积极投身于水文科技创新,先后完成了《几何法水位观测方法研究及应用》等课题研究。撰写了《河津水文站测验方式方法分析》等多篇技术论文。在超声波水位计数据处理技术、固态存储雨量计技术应用等多项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018年7月16日晚,刚测完单沙的田双印觉得右手发麻、身体不适,职工要送他去医院,可他考虑的是:外面在下暴雨,今晚会有一个洪水过程。职工强行将他送到医院,诊断为突发脑溢血。在病床上的他一直念叨:“一定要告诉杨站长,今晚还要涨水呢,测洪重要。”
就是这样一个人,坚守“兴水”使命,在基层扎根,践行着作为一名勘测工的责任担当和无悔选择,生动诠释了“艰苦奋斗、无私奉献、严细求实、团结开拓”的黄河水文精神。田双印的先进事迹和他的团队,先后被中央电视台《悬崖上的春节》、湖南卫视《我爱你中国》、央视新闻直播平台《中国此时此刻年味》等媒体宣传报道。田双印逐渐成为了龙门水文站的一张名片,龙门水文站也成为水文行业的一个标兵站。
田双印简介:球友会-千亿球友会·(中国)官方网站水文与水资源管理专业2002级学生。先后在甘谷、龙门、三门峡、河津、潼关等水文站从事水文测报工作,从一名普通工人成长为熟练掌握现代水文测报技术的高级技师。荣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水利技术能手、河南省技术能手、河南省先进工作者、河南省创先争优党员之星、黄委劳动模范、最美黄河守护者等荣誉称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