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球友会-千亿球友会·(中国)官方网站 > 媒体球友会-千亿球友会·(中国)官方网站 > 正文

光明网:黄河水院赋——为建校八十周年而作
[ 作者:廖春保   转帖自: 光明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09/05/26 08:40:53 责任编辑:焦红强     审核人:]
 

黄河水院赋——为建校八十周年而作

廖春保 发布时间: 2009-05-19 光明网

  滔滔黄河,巍巍铁塔,昔为七朝古都,今称文化名城。适应治黄需要,创办高专水校。校址北依黄河之芳堤,南面两湖之泽域。受中原沃土滋养,在文化摇篮成长。日寇侵犯,几迁校址,难忘农舍破庙作课堂⑴。抗战胜利,重返开封,岂料撤校合并来收场⑵。新中国建国初期,重建黄河水利专科学校;黄委会制定蓝图,加速治黄人才培养。从一九二九年首位校长陈泮岭,至二〇〇九年现任院长刘宪亮,其间八十年,历尽沧桑,迎来今日辉煌。

  斗转星移,物换事迁。从粮道署衙旧址,到民房九街十八巷⑶,因陋就简,走抗大办学之路。从迁址开封城隍庙⑷,到创建西区新校园,改革开放,办高职示范之校。新校区高楼林立,登楼望朝霞暮霭,煌煌乎壮哉。新校区嘉木成荫,临湖赏清风明月,郁郁乎美哉。入佳境而香风生,乘逸兴而学子醉。明亮的教室,理想伴着书声起,求中西之学。宽阔的操场,激情伴着足球飞,练健康之体。

  河湖交汇,人才荟萃。山水孕精英,草木含灵气。登龙亭而忆古贤,浩气激昂;上大堤而赞桃李,荡气回肠。德润临危受命,学校大发展⑸。化云奔走赴难⑹,兼任校长,重建黄河水校之基业。怀伸慷慨就义⑺,成革命之先驱;祖太为红旗渠献身,乃学子之楷模⑻。金伞、涌泉诗情迸发⑼,为文艺之先锋;镇福、福龄著书立说⑽,总结治水之经验;庆安、义伟继往开来⑾,规划治黄之远景。三峡大坝截流,昂首于船头,担任首席解说者⑿;汶川地震抗灾,身临堰塞湖,成为排险突击手。观高山而标杆插云天,何等豪迈;测江河而波涛裂峭壁,几多胆量。弹指一挥间,往事成追忆;劈荆斩棘后,艰辛著华章。

  而今,科教兴国,正是大树雄心壮志之时;以人为本,恰逢创建和谐院校之机。光阴荏苒,图强之秋不可失;生机乍现,崛起之机正及时。扩建新校区,再添教学设施;增办新专业,适应经济发展。敬业爱岗,育社会需要之人才;勤学攻关,练一专多能之本领。师生同心,纳涓涓细流而汇江海;上下协力,积绵绵薄力而成伟业。高瞻远瞩,描绘锦绣前程;乘风破浪,直挂万里云帆。炎黄文化,魂牵黄河中原;天下校友,心系黄河水院。

  注:⑴ 19386月,学校迁至河南镇平县石佛寺。19432月,迁到镇平县东关张氏祠堂。19443月迁内乡县丁河镇(现属西峡县)。19453月,迁往陕西省宝鸡市赵家坡六川店。

  ⑵ 19466月,国民政府教育部下令黄河水专合并到河南大学。

  ⑶ 1929年创办时,校址为清季粮道署衙旧址的一部分。1951年重建黄河水专时,校址散布在开封市多处街巷的民房,当时戏称九街十八巷。

  ⑷ 开封市城隍庙原为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的办公地点。1953年黄委会迁郑州后,乃黄河水利学校校址。

  ⑸ 刘德润,1942年被任命为国立黄河流域水利工程专科学校校长。时正值抗日战争最艰苦时期,学校又遭大火,几近停办,到任后他筹措资金,延聘教师,到1946年并入河大时有教职工79人,学生490人。

  ⑹ 王化云为黄河水利委员会主任、水利部副部长、河南省政协主席,1950年兼任黄河水利专科学校校长。

  ⑺ 杨怀伸,1944改入黄专高职部,1946年加入地下党,担任河大工学院高级工业职业学校学生自治会主席,因组织反饥饿、反迫害、反内战大游行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在狱中坚贞不屈,1947年初冬,被活埋于开封西门外,时年21岁。

  ⑻ 吴祖太,1953年黄河水专毕业,林县红旗渠工程技术主要负责人,第一本蓝图设计者,他不畏艰险,吃苦在前、强忍新婚丧妻之痛,解决了红旗渠修改中许多技术难题。1960328日王家庄隧洞出现险情时,他深入洞中察看险情,不幸牺牲,年仅27岁。

  ⑼ 苏金伞,现代著名诗人,河南省文联首任副主席,19291946年间,曾多年兼任省立水专、黄专体、音教师,并辅导学生诗歌创作。王涌泉,水专学生,也发表了不少诗。

  ⑽ 杜镇福为水专教师,1943年出版了《灌溉工程学》。徐福龄为水专学生,现为治黄专家,出版了多部著作。

  ⑾ 杨庆安、廖义伟为黄河水校学生,杨为原黄委会副主任,廖是现任黄委会副主任。

  ⑿ 陶景良,1957年黄校毕业,先后任国务院三峡建委办公室技术与国际合作司副司长、计划资金司副司长等,曾审查修改了中央电视台三峡大江截流现场直播脚本及11位直播点主持人的主持词,并担任现场直播嘉宾主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