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要主动出击赢得企业“芳心”
——从黄河水院与河南省测绘工程院的合作看校企合作
本报记者 韩俊杰 通讯员 焦红强
如今,在职业教育领域,校企合作早已成为一个普遍的现象,也早已经成为职业教育的基本要求。但是,如果把职业院校和企业的合作比做一个姻缘,据记者的了解,有的合作是美好的婚姻,有的是短暂的恋爱,有的则只是礼节性的拥抱,甚至只是掩人耳目的“拉郎配”。
如何能让企业彻彻底底地爱上学校,两者恩恩爱爱如漆似胶?记者近日在球友会-千亿球友会·(中国)官方网站采访到的一个事例,十分耐人寻味。
众所周知,高等职业教育的任务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服务和管理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与现有本科教育的最大区别就在于其明确的职业价值取向,其教学改革和建设要以专业建设为龙头,以创设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主线和总纲,来带动专业的整合、课程体系及内容的重构、实训基地的建设和师资队伍的建设等。
因此,作为学校一方,黄河水院必须得“追”到众多的企业与学校合作,来构建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学生提供顶岗实习的工作岗位,并为毕业生就业做好铺垫。为了这个目标,学校各个院系都在社会上寻觅自己相中的企业。
2007年,一个“美女”企业被黄河水院测量系瞄上了——这个企业是河南省测绘工程院。
河南省测绘工程院是新中国最早成立的测绘单位之一,是一支具有光荣传统的测绘队伍,是武汉大学、河南理工大学等高校的教学示范基地。
“如果这个单位能够和我们合作,不仅能给学生提供大量的实习岗位,给学校提供优秀的教师资源,实习表现好的学生还能在这里顺利就业,绝对是一举多得。”黄河水院测量系主任赵杰在心里盘算着。
在被黄河水院相中的时候,河南省测绘工程院正陷入发展的瓶颈,急切寻找合作的伙伴。
原来,测绘工程用工作业的时间具有不确定性,用人却很急。一旦接到工程,马上就要召集众多的技术人员开展工作;而工程一结束,众多技术人员就没事干。
“如果我们长期聘用大量技术人员,工资负担太重;而如果没有大量的技术人员,一些工程根本就没法接,因为接了干不出来,反而损失更大。”该院院长宋新龙说。
据宋新龙介绍,以前包括职业学院在内的不少学校,也都有安排学生到企业实习的计划,但是学校的教学计划却都是固定不变的,往往是学校想组织学生实习的时候,企业没有工程,没有岗位提供;而企业有了工程,想让学生来实习帮忙的时候,学校却无法派出人来。
“那时候可真难!”宋新龙说,“有时候工程赶得紧,急得没办法,找不到人,我就只好动用一点私人关系,通过一些学校偷偷调用一个班的学生,临时应急。”
这个时候,黄河水院测量系主任赵杰的登门“提亲”,宋新龙直截了当地讲出了自己的想法:“要合作当然可以,但是,这合作得让我们企业也有实惠才行。你们学院能够根据我们的工程需要,随时调整学习计划,给我们派来我们需要的人吗?”
“能!这个问题我向院长申请解决。”赵杰一口应承下来,“我们可以先合作一次试试,加深一点了解。”
接下来,双方的第一次“约会”,是测绘工程院承担的山东省沂源县城镇地籍调查工程。
2008年初春,黄河水院测绘系派出由两名专业教师带队、43名学生参与的测量队,测绘工程院派出16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技术指导,双方共同开始了这个工程的测量。
“短短的5个月,工程就顺利完工。而以前这是不可想象的,企业根本不可能一下子派出70人。”宋新龙说。
这个项目让测绘工程院获得了巨大经济利益。而学校和学生收获也不小,两名专业教师在生产项目中得到了锻炼,企业的16名工程技术人员在一线指导学生,弥补了系里师资的不足。参加工程的43名学生除了享受企业提供的食宿外,每人每月还能有1000元左右的补贴。更重要的是,学生通过生产性实践,提高了技能和就业能力,43人中6人被测绘工程院留用,其他人全部找到了满意的工作岗位。
首次约会的成功,学校和工程院的感觉都不错。此后的约会更加频繁。2008年,双方大大小小合作10余次,100多名学生参与。
悄悄约会了这么久,双方决定把关系再往前推进一步。2008年11月,双方签订正式“联姻”合作协议。按照这个协议,黄河水院将测绘工程院作为测绘系的定点顶岗实习基地和校企合作试点单位,并聘请测绘院20名技术骨干作为学校兼职教师,聘请测绘院院长宋新龙为学校的客座教授。而测绘工程院则将黄河水院测绘系作为人才培养基地,并一次性赞助20万元资助测绘系改善教学条件。
从学院“登门提亲”,到现在双方恩恩爱爱如漆似胶,双方的感觉越来越好,双方的发展也在以惊人的速度推进。2006年,河南省测绘工程院全年的收入仅有300万元左右;2008年,该院的收入增长到3800万元,增长了十几倍,而该院的编制岗位仅仅增加了15人,其中8人是黄河水院的毕业生。宋新龙说:“这样的发展,如果没有与黄河水院的合作支持,根本不可能实现。”
由此看来,职业院校如果能像对待恋人那样去向企业付出,像支持爱人一样去解决合作企业的问题,教学培养跟着企业走,与企业齐心协力,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能赢得企业的“芳心”,就能取得企业的同样的付出和支持。这样,学校赢得了办学支持,企业赢得了市场,学生赢得了实习岗位、实习补贴和就业机会,三方共赢,大家自然能够恩恩爱爱,相濡以沫,白头偕老。